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旅游资讯 >> 正文

英国经济寄望旅游业 紧紧盯着中国人的钱包

作者:heppo    旅游资讯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6
 

每年暑期,大批英国人逃出国门,奔往日日阳光、天天温暖的法国、西班牙,留下的空缺,由外国游客填充。

  根据联合国统计,英国目前在世界旅游目的地名单上排名第六,位居法国、美国、西班牙、中国和意大利之后。考虑到英国面积不大、物价奇高、天气“恶名昭彰”,排在第六,是不是应该就算不错了?

  英国政府、业界对现状非常不满。特别是随着奥运会进入两年倒计时、经济急需拉动,英国要下大力气推动旅游业,把目光紧紧盯在外国人——包括中国游客身上。

  花钱可以,挣钱免谈

  卡梅伦8月中旬发表那番炫耀自己就爱在英国度假的讲话中还说,英国未能“挤进前五名”,是因为“做得还很不够”。

  旅游业每年为英国创造1150亿英镑的产值,提供10%的就业机会。根据英国旅游局预测,截至2020年,外国游客的消费有可能在现在160亿英镑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310亿英镑。

  在目前经济吃紧的情况下,吸引外国游客来消费无疑是拉动经济的一条出路。英国认识到,中国人赴英旅游的巨大潜力仍然有待开发。

  卡梅伦说,在中国人最爱前去旅游的国家中,英国排名第22,而德国却有望跻身前十名。卡梅伦反问,“我们踢足球赢不了德国人,旅游业总该能打胜仗吧”。

  卡梅伦承诺搬走阻碍外国人来英旅游的“绊脚石”,特别是要改善关键市场——中国和印度的签证服务。比如,加快签证处理速度、简化程序,并有可能考虑降低收费。

  听上去很悦耳。但不由得想到,同一个卡梅伦,不久前还在要求移民部门收紧给外国人发放签证。看来,就要取决于哪种签证、发给哪类外国人了。联合政府6月份宣布“移民上限”,目的是要减少工作签证;卡梅伦这次讲话,旨在增加旅游签证。原来,来英国花钱可以,挣钱,就是另外一码事了。

  不怕价高,就怕拒签

  对中国游客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签证的价格,而是被拒签的危险”。

  英国旅游局今年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俄国、印度游客中,39%表示“拿到英国旅游签证有一定的难度”。

  调查还发现,同意“英国旅游签证太贵”说法的人占49%,不同意的只占16%;42%的人表示,“英国签证价格贵、手续繁琐使他们更有可能考虑选择其他国家”。

  一家中国旅行社的代理人告诉英国旅游局,到欧洲来,只有英国需要单独办签证,“严重影响了英国的吸引力”。他说,签证政策太严、到英国来价格太贵,使旅行社不愿意下功夫推销英国。

  调查还发现,对中国游客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签证的价格,而是被拒签的危险”。英国旅游局的报告说,对于中国人来说,护照被盖个拒签的戳,还不如根本就没有申请过。

  看来,英国移民官“不好对付”的名声已经影响到想来英国旅游的人的选择。

  卡梅伦说,英国现在只占中国旅游市场份额的0.5%,如果能够增加到2.5%,就有可能给经济增加5亿英镑的收入,有消息人士分析,这可能意味着一万个新的就业机会。

  难怪,英国人紧紧盯着中国人的钱包!

  笑脸迎客,挥洒热情

  拿到签证只是第一步。业界人士说,旅游业的成败还取决于游客来了以后觉得自己是否受欢迎。

  市场调研公司Anholt-GfK有关国家品牌指数的年度调查中,受访者需要回答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同意以下这个说法,“我到一个国家,感觉自己很受欢迎”。只有51%的受访者表示,英国欢迎自己的光临。这使英国在全球“欢迎”排行榜上名列第14,落后于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等关键的竞争对手。

  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将吸引大批外国游客,英国有关方面已经开始着手,提升自己的欢迎度。上个月,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和大伦敦市长约翰逊共同启动了“微笑大使”行动,召集迎宾志愿者。不久前,英国旅游局推出新编礼仪指南,用于指导民众与外国游客打交道应该注意的礼仪。旅游局的调查发现,外国游客普遍认为英国人诚实、有趣、善良、高效,但是,套用旅游局的原话,“有时候,希望我们更热情”。

  英国旅游贴示

  1.不能加塞。英国人认为,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2.不能问女士的年龄。英国人非常不喜欢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甚至他家里的家具值多少钱,也是不该问的。

  3.不能砍价。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

  4.在英国,尊重妇女是体现绅士风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女士优先是一个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


原创文章英国经济寄望旅游业 紧紧盯着中国人的钱包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Article/8321.htm
 
热点景区
旅游资讯排行榜
最近更新的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