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所有的海湾都建成亚龙湾,算不算成功?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全岛开花,是不是一件好事?离开了生态保护和生态协调,国际旅游岛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建设能够走多远?
这是国内外不少旅游目的地在建设中都曾经遭遇的问题。《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开发中必须遵循统筹规划、政府引导、环境协调、差异化发展、开发强度控制等五大原则。省旅游委副主任、规划纲要起草组负责人邓小刚在接受海南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五大原则的提出,正是为了有序、规范地推进国际旅游岛的开发建设,全省一盘棋,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统筹规划统一规划统一开发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纷纷到海南寻找商机,特别是对旅游开发的积极性非常高。“越是这种时候,政府在审核相关的开发项目时,更要严格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开发建设中,一定要坚持政府主导一级市场开发权,根据规划和批复的项目有序供应土地,以保障旅游资源和项目的有序、规范开发建设。”邓小刚说。
为避免各市县、各部门各自为政,《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建设中,首先必须要遵循统筹规划的原则,就是要将全省重要旅游资源的规划权和重大旅游项目的审批权集中到省一级。新开发的旅游区和重大旅游项目必须与规划纲要和有关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相衔接。“这是国内外成熟旅游目的地的一个普遍建设原则,即先规划、后建设,确保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建设能够规范有序。”邓小刚表示,海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开发热潮中曾经有过一哄而上、无序开发的教训。所以,在国际旅游岛建设开局之年,省委、省政府的首要工作就是制定《规划纲要》,以《规划纲要》为指导,扎实、有序推进全省各市县、各部门的国际旅游岛建设工作。同时,《规划纲要》也指出,在坚持政府引导原则,即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原则上由省、市县政府主导土地一级市场开发,根据规划和审批的建设项目有序供应土地。严格规范土地二级市场,对已批未建的闲置土地依法采取限期开发、收取土地闲置费、收回等方式处理。强化土地集约利用,做到供应一块、开发一块、见效一块。用于规划建设的滨海、滨河、滨湖等优质土地资源,原则上主要用于度假区和酒店及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
正是按照统筹规划、政府引导的原则,《规划纲要》在全省确定了17个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这些重点旅游景区即包括了海口、三亚等热点旅游城市,也包括了儋州、昌江等西部市县。邓小刚说,17个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设置,主要是根据五大功能组团区划的不同以及各地不同的特色资源来规划设置的,强调要求根据海南整体旅游发展布局,以及各市县的人口、市场成熟度和重点景区与当地资源的吻合度来制定规划。除了万宁兴隆旅游度假区、琼海博鳌国际会展及文化产业园及三亚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等一些早前已开发建设的较成熟区域项目,其他大部分都是类似文昌航天科技主题公园、文昌木兰头国际体育休闲园以及陵水黎安港旅游区等新建重点旅游区域项目。
差异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
“在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开发建设中,强调差异化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要依托各市县的资源特色,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邓小刚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要坚持差异化发展原则,即旅游景区和度假区的开发建设要结合资源特色和区域功能,合理定位,突出特色,进行差异化开发,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
我省提出的17个重点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正是遵循着这样的原则:
如海口国家地质公园,将依托海口国家地质公园,建设融知识性、娱乐性、参与性、互动性于一体的旅游观光游乐景区。
海口国家湿地公园,将规划建设集红树林沼泽、滨海湿地和湖泊湿地于一体的国家级湿地公园。
文昌航天科技主题公园,将是一个以航天科技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文昌木兰头国际体育休闲园,将突出体育、休闲等主题。
定安南丽湖/白玉蟾风景区,将建设以湖泊为主题、生态为基础、以文化为核心、以休闲为载体的融合居住、旅游、商务、养老、疗养多功能的休闲度假区。
琼海博鳌国际会展及文化产业园,将依托博鳌亚洲论坛品牌优势,大力发展国际会展和文化创意产业
[1] [2] 下一页
原创文章海南《规划纲要》:全省一盘棋打造旅游区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Article/71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