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吉林省旅游资源禀赋的自然条件,着眼于现代旅游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5月31日,吉林省旅游局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上,表示将向产业创意型、产业发展型、综合评价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此,吉林省旅游局推出六项举措。
举措一:提升规划定位
吉林省将重点打造五个特色旅游带,包括“长吉长(长春、吉林、长白山)”冰雪旅游带,沿鸭绿江、图们江(通化、白山、长白山、延边)边境旅游带,“延龙图(延吉、龙井、图们)”民族风情旅游带,西部(松原、白城)原生态旅游带,环长春、四平、辽源乡村旅游带。把旅游打造成千亿级产业,实现全省旅游收入三年翻一番。
举措二:构建立体营销体系
拓展旅游营销的覆盖面和信息到达率,畅通营销途径。包括在央视等媒体的重要时段、黄金栏目,在主要客源地的机场、高速公路以及公共场所等,用长期合作方式做硬广告。利用手机短信、银行卡、机票、航空读物、楼宇广告、旅游服务热线等新业态开展渠道营销。筹划开展吉林旅游主题宣传口号、形象(LOGO)标志征集活动,利用会议、会展、节庆、赛事及影视剧拍摄等大型活动进行事件营销。通过携手国内知名网络媒体,联合大型企业,创建区位一体化和资源互补性强的利益共同体,联合营销。
举措三:加速项目开发
设计优秀精品路线,以项目为载体招商引资。
举措四:提升品牌内涵
注重打造“吉林乌喇”、“查干湖”等旅游文化演艺产品。利用季节优势,举办有规模、有影响的体育比赛,形成冬季滑雪、夏季漂流、森林徒步等品牌活动。发挥老工业基地优势,形成工业旅游、休闲农业、会展旅游等多元产品,完善旅游品牌。
举措五:营造一流市场秩序
完善厕所、标识、停车场、旅客服务中心设施建设。运用数字理念和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旅游企业管理水平。从执法规范化、服务人性化、培训专业化入手,从细节营造一流旅游市场的氛围。
举措六:创建支撑体系
吉林省旅游资源总量丰富,但产权分散,开发约束多。我省将建立旅游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与有关部门或行业形成顺畅联动的运行机制。制定出台促进产业发展的突破性政策,在税费减免、财政支持、金融扶持、准入门槛、旅游用地、商品开发、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制定出台扶持旅游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保障。构建人才支撑系统,鼓励知识面宽、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旅游志愿者加入旅游宣传营销团队。
据悉,吉林省现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10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3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6家。
(作者 祝业)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