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通过酒店大堂 就进不了公共海滩
在被称为“天下第一湾”的亚龙湾,沿着海滨路,记者一路细数,发现在仅8公里长的海岸线上,就有17家5星级及以上的高档酒店,这些各种建筑风格的酒店,一家紧挨一家,构成了一道长长的围墙,把沙滩海景圈在里面,记者沿着酒店建筑组成的围墙从西往东,试图找到一条能通向海边的道路,前行了近10公里,直到亚龙湾游艇码头,才发现有一条可以进入的小道,但是每人要交费50元钱,才能进入。
从海口到三亚一路调查过来,记者发现海南沿海公共海域“私属化”现象非常普遍。在博鳌水城周边,普通游客要到海滩,必须花68元钱。而要想在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看海,只有去打高尔夫或者住5星级酒店的人才能进入。三亚湾最贵的项目凤凰岛四面临海,通向凤凰岛的大桥,一般车辆和行人不允许进入。三亚唯一可以自由进入的沙滩在三亚湾,然而这片海水已经污染十分严重。
海南省律师协会常务理事王向和一直呼吁禁止圈占沙滩,他告诉记者,公共海域资源被出让给单位、部门的情况比较普遍。
目前在海南优质海岸线上,已经建好的五星级酒店有23家,这些酒店都将公共海域据为己有,而正在建设的5星级到7星级酒店,高达49家,有前面的榜样,即将诞生的高档酒店,将会堂而皇之地把公共海域变成有钱人的天堂。
征用林地做地皮 一棵树赔两块钱
在这轮国际旅游岛的开发中,海南北部、东部、南部的旅游项目和房地产开发的快富效应,也大大地刺激了长期以来以工业作为发展定位的海南西部城市,于是对海岸线进行的开发,开始向西海岸辐射。一些海边的林地也被征用。
海南东方市八所镇剪半圆村村民王思珍说:“一棵树赔两块钱,就把林地全部拿去卖给人家当地皮。”王思珍告诉记者,他们村距离海边仅500米的一片林地,共有182亩,延续到整个剪半圆村,共有300多亩,这片林地是他们1982年种植的。20多年过去了,这些树木的直径普遍都在80厘米以上,成材的树木保护着他们的村庄不遭受台风的侵害,而现在林地要变成商品房用地,每棵树的价值竟然不如一棵白菜的价钱。
生态环境脆弱地方 也破坏植被搞开发
海南东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主任赵梦祥告诉记者,东方在未来的三年里,将以沿海的北片区为突破口,规划建设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度假酒店、商务酒店、会议酒店、公寓小区。东方市的南部已经被中海油等大型的工业企业占据,旅游地产的开发,只能在北部海岸线进行。
东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办公室主任赵梦祥说,整个海岸线84公里多,现在基本搞完规划了。
据调查,海南西部地区的海岸线总长630多公里,除了几个工业开发区占据了100多公里外,剩下的500多公里都将用于旅游和地产开发。海南省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副主任刘福堂说:“我认为这个方向是错误的,东方这个市的生态环境本来就是很脆弱,降雨量达不到全省的一半。结果把原有的植被破坏了去紧挨着海边建度假村、搞酒店开发,这是不科学的。”
来源:燕赵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