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旅游资讯 >> 正文

巴以地区游客增长 旅游业复苏

作者:heppo    旅游资讯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1
 

从2005年第二次巴勒斯坦人民大起义结束后,巴以地区的安全形势逐年好转。以色列旅游部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至四月份,以色列共接待了106万游客,创下历史最好成绩。赴以游客人数的增长也自然为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巴勒斯坦旅游景点增加了客源。除了常规的历史名胜和自然风光,巴以地区的历史和冲突也为那些喜欢猎奇的旅游者提供了丰富的探险资源。

古城希伯伦——宗教冲突多发地

希伯伦距耶路撒冷只有40公里之遥,由于此地历史上是犹太人始祖亚伯拉罕(伊斯兰教中称其为易卜拉欣,奉其为先知)买地葬妻的地点,并埋葬着亚伯拉罕夫妻、两个儿子及其妻子一家六口,所以成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信奉的圣地。同一处墓穴有着不同的名字,犹太人称之为“始祖墓”,穆斯林称之为“易卜拉欣清真寺”。从入口处望去:犹太人需要从以色列军方看管的专属街道进入专门为犹太人开的入口,穆斯林则可从老城其他区域进入穆斯林专用通道。进入墓穴之前所有人都要接受以色列士兵的安检,实际上,安检主要是为了调查参观者的身份,禁止以色列人和其他国家的犹太人进入清真寺,同时也禁止穆斯林进入犹太区域,以此避免有可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反倒是没有宗教信仰的游客比较自由,两边都可以参观。走入墓穴后,游客可以从墙上的铁窗看到对面另一个宗教的信徒也在通过铁窗向你望来。两座铁窗,将两种宗教分隔开来,在这样一个封闭得令人感觉压抑的空间里,这种隔阂似乎永远无法消失。

从墓穴外通过另一个安检通道,就可以直接进入希伯伦老城。这种安检通道在巴以地区各个重要的旅游景点都可以看到。由于希伯伦历史上出现过犹太激进分子持枪屠杀阿拉伯人,以及巴勒斯坦武装人员袭击犹太定居者的恐怖事件,而且目前希伯伦依然居住着几百名犹太定居者,以军对希伯伦的安保尤为紧张。

进入老城,会说一点英语的阿拉伯少年就会领着你到处参观当地阿拉伯人与犹太定居者的矛盾现场,以赚取一点小费。这可以称作巴勒斯坦地区的“特色游”项目了,许多外国游客都对此很感兴趣。在狭窄的老城里七拐八拐,小导游会敏捷地带你爬上陡直的台阶,来到一处视野宽阔的平台上。放眼四周,可以看到以色列国旗,和印有以色列标志的太阳能热水桶,只要是有这些标志的地方,都说明居住着犹太定居者,定居点的屋顶上一般都会有岗哨,里面有持枪保安,负责保证以色列人的安全。少年导游还会指给你被以色列人故意弄坏的集水装置,信不信就需要游客自己判断了。但有一个现象不由得你不信,当你走下台阶,继续前行的时候,会看到头顶处铺着一层铁丝网,上面布满了垃圾。当地人说,这是住在上面的犹太定居者扔下来的。这使记者联想到住在东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定居者,曾经遭遇过回家途中,从楼上扔下的洗衣机的袭击。即使邻里关系紧张到如此程度,这些定居者还是执著地住在阿拉伯人当中,住在他们心中的圣地旁边,使人感觉宗教的力量如此之大。

参观这些地方的外国游客对如此非凡的体验有的连声称奇,有的则唏嘘感叹和平的实现遥不可及。虽然这些未成年的无证小导游利用了民族矛盾来争取零用钱,但游客们亲眼看到以色列士兵对巴勒斯坦人的控制,反而对他们更加同情。最后,别忘了品尝希伯伦的阿拉伯甜品和大饼,这在整个约旦河西岸都是很出名的呢!

杰宁——往日的恐怖分子据点 今日的休闲度假村

在2000-2005年第二次巴勒斯坦人民大起义期间,约旦河西岸城市杰宁曾经是巴勒斯坦武装派别的根据地,在以色列人眼中,这里是许多自杀式爆炸者的老巢,于是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以军开刀的对象。在自杀式爆炸频发的上个年代初,以军多次占领杰宁,逮捕巴勒斯坦嫌犯,甚至与巴武装人员火拼。但是现在的杰宁,已经完全看不到这种恐怖的氛围。在进入杰宁市中心前,会不可避免地穿过郊区的难民营。从表面上看,这里跟普通的民宅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街道窄了点,公共区域也很少。只有跟当地人交谈之后,才能体会他们几十年来无法回到自己家园的痛苦与无奈。

随着近年来地区安全形势的好转,杰宁利用自己与以色列城市只有几公里之遥的地理优势,开发一些旅游项目吸引以色列籍的阿拉伯人前来休闲度假。杰宁郊区的哈达德度假村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走进这个度假村,住宿、娱乐、餐饮、休闲一应俱全,从装潢的豪华程度上看,无法相信这是一个家族企业。其中最富丽堂皇的独栋别墅就是这个度假村主人的自家豪宅。从2005年开业至今,由于哈达德度假村的价格比临近的以色列城镇相同水平的娱乐休闲设施低不少,这里的生意越来越好,于是主人决定继续投资,现在还在开发更多的客房和配套设施。在昔日的恐怖分子据点大举投资,可见这家人对地区安全形势的乐观。除了赚钱,巴勒斯坦商人时刻没有忘记如何惠及自己的国人,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度假村一角兴建了一个大剧院,用来播放电影或者承办演出,以丰富当地百姓的业余生活;同时,还修建了一个博物馆,通过蜡像和图片来展示阿拉伯人在巴勒斯坦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历史和文化。由于迟迟无法建国,约旦河西岸地区屈指可数的几家博物馆都得不到很好的维护,外界也鲜有人知。一个私营业主主动承担起一个国家政府的使命,不得不使人佩服巴勒斯坦普通民众的团结和对未来成为国家主人的执著追求。度假村的主人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的能力有限,博物馆无法很全面地展示巴勒斯坦文化的各个方面,但他想让在周围生活的孩子尽早了解一些他们应该了解的知识,即使巴勒斯坦建国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孩子们也不能忘记发生在这里的过去。

“绿线”上的巴勒斯坦村庄——在“反隔离墙游行”中体验催泪瓦斯

如果你是一个大无畏的冒险家,那就可以跟随

[1] [2] 下一页


原创文章巴以地区游客增长 旅游业复苏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Article/6267.htm
 
热点景区
旅游资讯排行榜
最近更新的旅游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