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院里游梨林花海、滦河竹筏看天鹅戏水、大刀园内忆抗战硝烟、景忠山上闻暮鼓晨钟、青山关前与长城同行、栗乡湖畔品山村人家……今年以来,素有唐山“后花园”之称的迁西县,依托原汁原味的秀美山水和底蕴丰厚的栗乡文化,将旅游业定位为全县第二大产业,在“旅游发展高潮年”里,投资7亿元,实施重点旅游项目17个,强劲的发展势头正使这县旅游呈现出“生态旅游兴、文化旅游热、乡村旅游火”的良好态势,整个产业发展渐入高潮。
生态旅游“兴”。“带你去栗乡,看高过天空的绿……”迁西境内,千山叠翠,碧波万顷,140万亩茂密森林覆盖着全境近62%的秀丽山川,有11种、10余万株百年以上参天古树,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将保护大自然的美丽与展现大自然的美丽相结合,打造生态旅游精品产业,这县深入实施了“两沿、三环、四园、五带”绿化美化工程,全县36.8万亩荒山得到有效治理,各种果树园区达500多个,8000万株新植树木春风摇翠……绿色,已成为迁西最浓重的色彩。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这县梦境庄园、仙人谷、滦河湿地、栗香植物园等生态旅游景点同步而兴,引得游人如织,仅梦境庄园一个景区,在“五一”小长假期间,日均接待游客就达500多人。如今,这县南部生态旅游带、窟窿山旅游综合开发、金顶山旅游综合开发、南团汀及杏花湾等新建生态旅游景区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文化旅游“热”。迁西是一方历史悠久的土地,这里有距今6000余年的西寨古文化遗址,有80余公里绵延跌宕的古长城,有抗倭名将戚继光蓟镇总兵府,还有世界独有景观“水下长城”、《大刀进行曲》诞生地喜峰口、融儒释道三教于一山的景忠山、京东第一庙会凤凰山等众多历史和文化圣地。为让这些旅游资源不再“养在深闺”,这县投资2.6亿元,不断加大建设力度:景忠山旅游路、上山香道改造工程完工,万松禅院施工进展顺利;青山关青山居四合院投入使用;凤凰山景区大雄宝殿完工;五虎山西坡草庐投入使用;喜峰雄关大刀园提升改造完工……一处处名山胜景让八方游客如醉如痴,目前,仅景忠山、青山关两个国家级4A景区就已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5亿元。
乡村旅游“火”。在青山关农庄观长城风景、在杨家峪板栗园栗林小憩、在太阳峪满族风情村渔舟唱晚、在小黑汀水寨悠闲垂钓、在洒河竹林山庄吟诗作赋,独有的农家风情让饱受都市喧嚣的人们涤荡身心……今年以来,迁西县在做优做强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的同时,突出“乡村、乡风、乡情、乡韵”主题,不断加大乡村旅游建设力度。继去年投资1800多万元,建设太阳峪、小黑汀等15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和170家“农家乐”示范户,实现旅游直接收入2000万元的基础上,这县又谋划打造了乡村客栈、休闲农庄、秀水渔村、采摘篱园、垂钓休闲等乡村旅游特色产品,进展顺利的“十村十点”工程(新发展乡村旅游示范村10个、特色点10个,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市级示范点2个,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户150家以上)让这县乡村旅游日渐红火,看农景、做农事、吃农家饭、睡农家火炕……目前,慕名而来的都市游客已让农民们实现直接收入1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