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而美丽的可可西里,是多少人心目中旅行的终极秘籍,但当地脆弱的生态系统实在无法承受日此之重的旅行脚步,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几个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其被保护的呼声也前所未有的高,旅游还是 保护,确实是一个问题。
近几年来,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可可西里受到了海内外旅游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成为探险游发烧友追逐的“圣地”。同时,有关可可西里该旅游开发还是深度保护的争议和质疑,使神秘、神奇的雪域“无人区”成为舆论焦点。
可可西里,旅游开发时机已到?
对于很多人来说,有关可可西里的印象大多源于电影和纪录片里纯粹原始的自然景观的形象描述。巍峨的山峦、冷峻的冰川以及这里灵动的藏羚羊等野生动物勾起了人们无限的向往之心,而“地球第三极”、“生命禁区”等特殊称谓更是激发了旅游、探险爱好者极大的热情。近几年来,有关可可西里商业旅游的炒作一直没有停止过,可可西里向游人开放的消息成为媒体、环保人士热议的话题,支持和反对旅游开发的声音此起彼伏。
可可西里“无人区”,这一块“地球上最后的净土”是否可以对游人开放?在国内各大网站上,支持者认为,适当开发旅游资源,既能引发人们对保护区更多的关注,也可以凭借旅游收入促进保护区各项事业良性发展。反对的声音则指出,保护区生态环境太脆弱,维持原貌尚很困难,旅游开发更谈不上,至少时机未到。
2005年5月,青海省内的一家旅行社和广东、上海等地的旅行社联合“开发”了“可可西里深度游”,一个多星期的旅游消费超过1万元,虽然价格不菲但报名者仍不在少数。可可西里保护区管理局对此紧急发出严正声明,管理局从来没有允许任何一家旅行社开展可可西里旅游活动,所谓的保护区生态游、深度游纯属误导消费者的谎言。
此后,有关可可西里旅游的商业炒作并没有停止,巨大的市场开发潜力使这片雪域净土成为商家盯紧的目标。国内一些旅行社打着“独有的”机会和相关批准,“忽悠”消费者报名参加可可西里生态游活动。
可可西里保护区森林公安分局副局长罗延海介绍说,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已基本具备了开发旅游业的条件。然而,保护区地处生态极为脆弱的高寒地区,开展旅游活动虽然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也会给保护区带来难以承受的环境压力,所以有关可可西里生态旅游开发的问题应慎之又慎。
2008年年底,青海省重点推出的《青海省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其中可可西里被列为6个一级重点景区之一,生态旅游开发时序排在中期阶段。紧跟其后,国内一些媒体纷纷报道称可可西里将正式对外开放,“无人区”生态旅游成为各大网站、环保人士热议的话题。
面对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种种纷扰,很多环保人士表示担忧。“可可西里是一块难得的净土,人类最好不要去打扰她。”可可西里环保志愿者严肖华认为。
多年来在“无人区”开展反盗猎工作的一些可可西里巡山队员对保护区有着特殊的感情。提及生态旅游开发问题,他们更是提出了质疑:“我们在保护区巡护途中每迈开一步都小心翼翼,如果一旦旅游开发,游客能带着和我们相同的心情进入吗?” 可可西里,期待深度保护
许多先例都已证明,生态环境破坏易,修复难。科研人员近两年在对可可西里的环境监测过程中发现,保护区在经受过人为的盗猎、开采、放牧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再加上气候变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脆弱的可可西里目前最需要的是深度环保。
总面积达4.5万平方公里的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无人区”之一,这片人类难以生存的土地上生活着230余种野生动物,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野生动物就有20余种,而保护区内高寒植物生态系统更是青藏高原特有植物研究的天然基因库。
可可西里保护区森林公安分局局长布琼说,可可西里的生态地位至关重要,生态保护事业依然任重道远。每年在藏羚羊迁徙、产仔、回迁期间,可可西里管理部门都要多次派出巡山队深入保护区腹地,开展保驾护航行动和产仔现场保护工作,严防武装盗猎活动的发生。再加上近两年来保护区内非法采金、盗捕旱獭等盗采活动有抬头之势,这给“无人区”的原始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破坏。从2006年起,可可西里管理机构又肩负起辖区野生鸟类和其他各种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防控工作。
“可可西里生态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管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度保护工作必要而又紧迫。”可可西里管理局局长才旦周介绍说,为了尽可能减少保护队员巡山活动带来的人为干扰,可可西里管理局计划采取在重要路口、核心区域设置监控系统等办法监测、保护藏羚羊等野生动物,提高保护区的管护水平和管护科技含量。
为了体现可可西里保护区的环保形象和理念,可可西里管理局沱沱河等5个保护站从今年开始全部使用环保材料建设板房,并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有关专家认为,可可西里面积辽阔,生物资源丰富,提高环境监测的科技含量,建设高效合理的管理设施是保护区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 可可西里,在保护中永续安宁祥和
可可西里旅游开发的炒作和争议引起国家林业局、国内外环保组织和可可西里管理局的极大关注。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印红对此明确表示:“可可西里保护区没有向游人开放核心区及缓冲区。”
可可西里保护区森林公安分局局长布琼介绍说,根据国家关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条例,可可西里不可能向游人开放核心区和缓冲区,即便是实验区也要经过严格的环评程序后才能适度开展生态教育、旅游等活动。
据了解,由于青藏公路穿过可可西里保护区边缘地带,可可西里管理局目前对外仅仅开放了公路沿线的索南达杰等4个保护站。这些保护站今年将全部建成生态环保展览室,对过往人员开展可可西里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