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乡茶馆
江南:文化茶馆成为水乡美景
在江南水乡嘉兴一带,小镇生活闲适、安逸,乡村百姓有一个特殊爱好,那就是喜欢喝茶、泡茶馆。
每天清晨,水乡的风情韵致在袅袅茶香中铺开。如果你有幸来到大文豪茅盾的故乡——乌镇,最好起个大早,叫一辆三轮车,穿过薄雾轻笼的清冷市街,去坐一坐那里的小茶馆。分散在东南西北四个小栅的小茶馆,主顾都是四乡里来镇上做买卖的农民,有的一边将篮子里的青菜、蚕豆放在街边卖,一边喝茶聊天。
上水乡小镇的茶馆,喝的是味,品的是韵,迷恋的是酽如茶的乡情。
文化茶馆成为农村亮丽风景
嘉兴桐乡市农村茶馆数量多,分布广。它既是群众饮茶的去处,又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场所,具有影像放映、餐饮摊点、信息平台等多功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该市有农村茶馆350家左右,遍布全市大小集镇及绝大部分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到茶馆活动以中老年农民为主,每天在茶馆活动的人数约有2万人次。每个茶馆可容纳30人至100人。农村茶馆历史悠久,但长期处于自发状态。
桐乡市党委政府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构建了镇、村、户三级文化活动网络。在此基础上,各镇、街道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扶持现存的农村茶馆,把茶馆建设成集休闲、娱乐、教育、信息交流为一体的,农民寓教于乐、自我管理的农村文化阵地。
2007年,经当地宣传部和文化局联合考核组实地考核,桐乡市梧桐街道百桃文化茶馆等30个新农村文化茶馆通过验收;2008年,梧桐街道稻乐文化茶馆等17个新农村文化茶馆通过验收。这些文化茶馆都有相应的布置,统一的标识,配备了一些文体活动器材和书报杂志,并逐步开通了数字电视。
文化茶馆占领农村阵地
新农村文化茶馆的试点建设,开辟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新领域,促进了文化产业新发展。桐乡市文化茶馆建设,坚持原生态、有基础和循序渐进等原则。所谓原生态,就是在原有已建立好多年的茶馆上进行选择;有基础,则是考虑户主本身有一定的文化需求和品位,同时地段和影响都比较好的茶馆;循序渐进就是不求量多只求质好,以点带面,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完善一批命名一批。
文化茶馆是社会舆情信息和民意反映收集点。由于建立了文化茶馆舆情信息收集机制,让茶馆业主和镇乡街道、村联系人作为舆情信息收集整理员,社会舆情和民意反映渠道得到了进一步畅通,为党委政府各项工作决策提供了参考。同时,在提高农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的同时,广大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的工作作风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文化茶馆是新农村文明乡风的示范点。利用文化茶馆这一有效载体,通过黑板报、图片、张贴画、电视录像等途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弘扬传统美德,引导农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茶馆是传播先进文化科技知识的宣传点。利用文化茶馆这一载体,文化、团委、妇联、计生、教育、农经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制定活动计划,开展教育培训活动,为新农村文化茶馆建设注入新活力。各镇乡街道整合现有文化资源,积极提供碟片、购置图书,特别是农民最爱看的科学养殖等方面的图书,免费供茶客翻阅和浏览;开展各类便民惠民措施,进行政策咨询、医疗保健、科技信息推广等活动。文化茶馆还是民间曲艺如“桐乡三跳”、评书等的演出场所,相关部门在民间艺人与茶馆间牵线搭桥,使文化茶馆成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有效阵地。
文化茶馆是各职能部门在农村开展工作的延伸点。科技、农经、计生、卫生、司法、公安、国土等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以文化茶馆为宣传阵地,开展农村合作医疗、交通安全知识、禁赌等宣传。通过这一阵地,各职能部门能及时了解、掌握变化着的农村现状和农民需求,及时传达相关政策法规,及时了解群众的困难和愿望,使农村文化茶馆成为各部门开展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农村的和谐与发展。
“原先我没喝茶习惯,自从茶馆里有了方言读报人,我几乎每天都来。”60多岁的梧桐镇城南村村民陆顺龙识字不多,他喜欢听茶馆里的读报人用当地方言解读时事。
“由于来茶馆的村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也不高,所以要开展有地方特色的宣传活动推广先进文化。”河山镇党委宣传委员告诉笔者,目前该镇的文化茶馆已开展了农技讲座、方言读报人、文艺演出、舆情反馈等多种活动。为了丰富群众生活,镇社会文化事业服务中心还专门将几乎绝迹的民间文艺形式“三跳”请进了茶馆,“许多老人不惜步行一两个小时,就为了看这一演出。”
“在遵循村民原有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借助桐乡发达的茶馆文化来推广先进文化,这是我们推出文化茶馆的初衷。”桐乡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如是说,“文化茶馆的出现无疑对引导茶馆文化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文化茶馆树文明乡风
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桐乡市充分利用现有的原生态茶馆,加以选择规范,把它们建设成传播先进文化、收集基层信息的文化阵地,不仅符合农民的生活习性,而且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的文化需求。桐乡市农村文化茶馆建设,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是坚持“三贴近”原则的成功尝试。
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原则。为了让农民能够享受到更多的精神文化成果,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花大力气新建了许多农村文化场所,为农民就近方便开展活动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他们也发现原有的一些农民经常活动的场所被搁在了一边,而这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