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新闻网·旅新社10月7日讯 (文/崔红超) 看风景重要,看风景时的心情更重要。“十一”黄金周期间,黄山风景区全员上班,所有干部员工分布在一个中心、八个工作片,共同为中外游客营造了观赏黄山胜景时的好心情,半山寺工作片的全体工作人员也如此地实践着。
“来到半山坐一坐,再走五里天上天。”,这是许多游人在龙蟠坡下半山寺休憩时所相传的经典之言。循着温泉到慈光阁公路往上,东起半山寺,南到景区水厂,西至玉屏索道下站,就是黄金周期间以“半山寺”命名的工作片服务范围。前山险峻,众望所归,该片成为游客饱览前山胜景时的必经之处,在黄金周期间体现得尤为明显。
分为公共秩序组、交通秩序组、路段巡查组、投诉处置组、后勤保障组、救援处置组等6个组,涉及景区19个相关单位和部门……多部门协同作战,每个部门工作各有侧重。黄金周前夕,管委会党委委员、集团公司常务副总裁、半山寺片指挥长叶树敏终于签发了经过反复论证的半山寺片工作方案。
“排队护栏总计3排,共15根,每排5根,呈长方形状,即用即装,用后即拆。安装工作由5人承担,1人运送,4人分两组进行安装,安装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装拆人员和装拆工作原则由新国线集散公司承担,综治组指挥协调。”
这是《慈光阁广场排队护栏启用工作预案》中关于护栏安装的部分规定。半山寺片对每个工作环节都作了细致入微的要求,而且也是这么执行的。
10月3日17:30左右,从慈光阁下山游客出现高峰, 18:20左右,广场聚集逾千人,指挥部下令立即启动《换乘高峰秩序管理应急方案》。现场秩序管理组及下属的三个工作小组人全部到位,将应急护栏内的候车人群分隔成三段,逐段缓慢放行,缓解人群拥护,同时安排执勤人员在检票口、上车处、应急护栏两侧至慈光阁山门两边维护秩序。游客等候劝导组安排人员通过广播劝导游客及时将游客劝导在至游人中心、慈光阁山门大殿内休息,缓解广场换乘秩序维护压力。综治组还实时与山上保持联系,掌握乘坐索道和步行下山游客客流量。20:40分,游客全部顺利换乘下山。据统计,当日从慈光阁换乘下山游客高达14875人次。
黄山风景区公安局温泉派出所所长、半山片公安秩序组副组长、换乘秩序现场总指挥张厚来说,了解到许多游客携妻带子不远千里慕名而来,就是为了完成一家人多年的夙愿,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们没有理由不倾力而为,因为我们既是黄山风景区的工作人员,也是其他景区的游客。
每天凌晨3点至4点半左右,半山寺片许多工作人员设置的闹铃声已经响起,可是有些人觉得时间还是有点紧。他们中有的从寨西承启山庄宿舍赶到工作地点需要十多分钟;有的要安抚一下熟睡中的妻儿;有的还要根据前日工作运行和当日游客量预测情况,梳理和调整当日的工作方案……不知不觉中,他们迎来了当日的第一拨游客。
在半山寺综治组的办公桌旁,放着一小堆面包,它们不是可有可无的零食,而是游客高峰时段工作人员必不可少的“主食”。他们风趣地总结了面包的三大优点:一是充饥很管用;二是吃起来耗时少;三是携带方便。
黄山移步换景,加之黄金周期间客流如潮,部分游客流连忘“队”,与旅游团队或者家人走散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让游客能够及时联系上“组织”,该片总结积累了许多迅速找寻的诀窍,诸如手机号码、容貌、所操口音、兴趣爱好等“蛛丝马迹”均能使工作事半功倍。10月3日20:00左右,一位来自陕西中年女性游客李亚香来到综治组称与家人走散,很少出门的她除了知道儿子的姓名外,无法提供任何有效信息。经过耐心询问,工作人员得知该游客和儿子等自驾私家车游黄山,还隐约记得上山前车子停在一个气派的立体停车场内。综治组及时联系景区110指挥中心,通过公安网络查询当日南大门停车场内挂陕西牌照的所有车辆,工作人员很快地打通了其儿子的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