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亚洲旅游 >> 印度旅游 >> 正文

[旅途]印度三天四夜

作者:heppo    亚洲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1
  这次一共带了四个相机,胶片数码中幅一堆,过海关时朋友看到我那一大袋子胶卷告诫说,印度海关对胶卷数量是有限制的,我只好化整为零,让每个朋友都分头带些,还好并未检查。来印度之前,徘徊在脑海里的全是SteveMcCurry的印度影像,这位马格南摄影师曾以拍摄国家地理封面阿富汗女孩照片闻名,许多摄影的人都惊叹他的照片,为什么他的镜头下的南亚有如此神奇的色彩,在网上常能看到关于他的器材和胶片的讨论,去年我在斯里兰卡粗粗领略了南亚的色彩,很难说清楚那是因为纬度的关系还是其他的什么,南亚总是能提供出超出肉眼判断外的色彩和质感,绝对有别于中国或欧洲。如果说莱卡相机最能精确表达欧洲所在纬度的影调,那印度就是世上所有品牌彩色胶卷的广告片场。记得看过一张SteveMcCurry的工作照,在孟买大雨中的街道,他穿着印度人最常见的衬衫,站在齐腰的水里,有一个当地助手打着伞,他的胡子都蓄得很像印度人。遗憾的是我缺的正是这个,三天四夜我没有深入生活的可能性,每次肩上四个相机进入人群,印度人都会报以热情的微笑,印度对每个摄影人都是天堂,如果你能隐身进入,几乎遍地好照片。印度人对彩色的迷恋让人吃惊,一路上到处都是色彩的狂欢,他们从不吝惜夸张颜色的涂抹,明黄色的店铺,明黄色的纱丽,湖蓝色的墙壁,大红的头巾,经过的印度乡村,常常可以看到一袭白袍的老者头顶彩色的头巾坐在路边的长椅上聊天,土黄色的地,厚重的乌云,百无聊赖的动物,印度的乡村画卷是真正的田园诗篇。

斋浦尔、德里、阿格拉被称之为印度“金三角”,盖因这三地凝结了印度历史人文的精华所在。粉红之城的由来是18世纪的当地邦主杰邦·辛格对全城实行了色彩控制,下令把全城的房屋涂成粉红色,造屋也必须用浅红砂岩,那时遗留下来的是一个热热闹闹的老城,而现在的斋浦尔新城是印度珠宝中心,城中富人云集,车水马龙,那些对我们不构成兴趣。进了粉红色的老城,一幅生机勃勃的印度人市井生活画卷马上展现在眼前。

一个变魔术的少年挡在我的面前,他背着一个褡裢,脸漆黑,眼睛却很亮,没容得我表态,他便忙活起来,他的手法的确纯熟,让人目瞪口呆,他站在街道中一堵蓝色的墙前,手中的铁球眼睁睁地消失了,我又开始眩晕,感觉这是梦境,他变走了我的30卢比,他很高兴。我也很高兴,这个城市是极有质感的城市,且不说满眼的粉色,而是街头有大量的手工业者,修鞋,雕刻,铁铺,染坊,理发,他们都在用简单的工具认真地做一件件手艺活。一个印度烤饼铺很吸引人,顶篷的烟火布像一个天然的有色柔光箱把里面的场景映得极其好看,广州也有印度薄饼,但实在和眼前的无法相比,面就摊在炉火熊熊的铁锅上,里面的两个小孩子很吸引人,快门按个不停,年长的姐姐不让我拍照,却在我拍照的空当中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出来,却依然不让拍。从一般观光者的角度看,印度的一些角落生存状态堪忧,但即使隔着车窗也能看到他们心满意足的表情,印度的衣食住行有颇多不便之处,但人们也都习以为常,生活的幸福感指数其实就是找到合适的参照物,乐观是印度留给我最深刻的感受之一。

我坐在一个椅子上,一个老人帮我打着伞挡光,一架老式的4×5相机对准我,一个摄影者进入印度,得到一张印度人为其拍的照片,这是一件奇妙的事,我仅需为此付15卢比,相当于3块人民币,这个相机是用相纸直接拍照,就像摄影术刚诞生时的干板,的确15分钟后我拿到的照片也是充满了历史感,模糊且有划痕,这正是我想要的。相机旁摆放着另外一些人的面孔用以广告,这些面孔由于相纸的缘故无一例外地看着像祖父祖母年轻时的老照片,认真地端详着镜头,注视着我。

气喘吁吁地爬到郊区山顶的琥珀宫,16世纪当地藩王的宫殿,天上一群黑压压的东西便飞了过来,那是不计其数的鸽子,我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鸽子,以至于恐怖得像希区柯克的《鸟》,山下隐隐可以看到粉红之城,下雨的时候,这些鸟在电线上几千只密密麻麻地排成几排,不像轻盈的鸽子,更像铁铸的乌鸦。

第4夜 英国人留下来的

飞机早上7点起飞,我们3点钟便赶去机场,朋友们一再叮嘱别过分信赖印度的航班车次,提前或滞后是常有的。三天来经过的印度的几个城市,这种琥珀宫铁铸般鸽子的感觉时时穿梭在艳丽的色彩之中,印度是印度人的印度,这个文明古国有令人匪夷所思的文明,“我觉得像印度这么伟大的国家,有如此昌盛而年代久远的历史,竟让一个远方小岛把它的手足捆绑起来,是一桩荒唐绝伦的事。”———尼赫鲁谈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而事实上,此前的印度,在抵御外敌入侵上的确总是力不从心,从公元前雅利安人的入侵到蒙古人创立的莫卧尔王朝,现在的印度处处遗有英国人的痕迹,从电线插头制式到交通规则,印度人其实对英国人情感复杂,古马尔说英国人留下来的教育体系让现在街边的孩子都会一口流利的英语,英国人留下来的印巴自治又让这片土地总是弥漫硝烟味。

在从亚格拉去斋浦尔的路上,一位路边的老太太吸引了我,她佝偻着背,眼里满是混浊的老泪,身上却穿着极为鲜艳的黄色兰色纱丽,我端起了相机,她向我讨钱,我付了30卢比,她看起来很满意,捧了一把豆角要给我,这时周围的人开始呵斥她,我注意到她离开的时候周围的店铺也是不让她靠近的,问古马尔,于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原创文章[旅途]印度三天四夜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yazhoulvyou/yindulvyou/21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