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d 2009.11 留笔
(长乐村)
其他信息
长乐村门票:56元。
网上收集的资料:
长乐民俗“饮酒礼” :长乐的民俗文化相当丰富,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饮酒礼”。 传说359年正月十五,朱元璋来到长乐,当时长乐正在举行传统的民俗活动“饮酒礼”。年最长者为正宾,择年高有德者为宾,其次为介,又次为三宾,又次为众宾。程序为赞礼、赞引、读律等,内容为叙长幼,论贤良,别奸顽,异罪人。朱元璋参加完饮酒礼之后,感触颇深。后来他用《御制大诰》号令向全国推广,时间定在朱元璋部攻打金华和朱元璋离开金华的日子,即
长乐古建筑 :金大宗祠: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有近400年的历史,供奉金氏始祖与历代祖先及族内有名望者,也是执行家法之地。祠内悬挂着金履祥的画像。门楼气势恢宏,上悬“百世瞻依”匾额一块。大宗祠正门设置了一对青石抱鼓,体大质优,光照宜人,极为少见。
望云楼:建于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的望云楼,整幢楼雕梁画柱,高浮雕飞禽走兽和牡丹云彩等图案,精致逼真,非常华丽,梁架用材硕大,如今后进两层厅仍保存完好。望云楼作为元代民居能保存至今,极为罕见,有专家称之为“江南黄金屋”、“一楼值千村”。
牌坊和照壁也是长乐古建筑群的亮点,明成化年间的进士坊、清雍正八年(1730)建的节孝石坊、清雍正年间的照墙,在象贤街口和日字形水塘前一次排列,古意盎然……由这里开始穿梭于长乐的古建筑群中,仿佛领略一幅宏大的宋、元、明、清及民国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画卷。
朱元璋在长乐迈出构建大明皇朝的关键思想:1,他开始重视并学习婺学为代表的理学文化,可以说,长乐是明朝建国治国思想的重要渊源地。2,朱元璋与刘伯温宋濂在这里君臣风云际会,他网罗了一大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精英,为夺取天下进一步作好了人才储备。3,朱元璋跳出了南京一带农民起义军的密集地带,向安徽南部、浙江中部拓展了大量空间和地盘,并自攻下金华以后,号称大元帅,开始了政治上明显独立的驰骋和诉求。
(长乐古屋)
富硒长寿地长乐一带在古代山水明秀,环境宜人,土壤富含硒元素,对人体多有益处,乃人居绝佳地。且长乐人受理学教化影响,历代以“孝、悌、睦、姻、任、恤、忠、和”为内容的“八行”作为教育子孙、修身养性的行为准则,知天乐命,民风淳朴,加之长乐药业发达,所以自“七十古来稀”的古代社会以来,长乐就是一个长寿村,明清两代该村八十以上的长寿老人多达380多位。
理学渊源乡——修身福地:长乐是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金履祥的后代聚居地,金履祥是金华学派代表人物,是“
国家保护第一村:全村现共有元明清建筑127幢,尤其以元末和明朝为主,为中国第一个以村落为单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的古建筑由于大多是木头结构,易于毁于战火天灾,难以保存,故元朝以前的建筑存世尤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