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那边:自己这边已经完工———连斧头都已经不用了,将徒弟一下子镇住了,还是师傅牛呀。虽然这个传说留给后人的更多的是对“姜还是老的辣”的敬佩和感慨,但我更认为正是这为名利为求快的比赛而“无心插柳柳成荫”导致了这大殿的歪与神奇。并非是我对建造此殿的古代工匠高超技术的怀疑,单凭其能最后能靠山立柱并以散石的基础作为受力调节的处理而将错就错就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是因此而诞生了一个千年的奇迹,我认为这绝对是事出意外,歪打而正着:
当年师徒同修寺,两处施工比速度。为了面子为争气,馒头飞来斧扔去。
敷衍了事不仔细,殿倾柱斜算结束。只因后山靠得住,歪理里面出奇迹!
下山返回,我走在响石阶上,听着每一次踏实的脚步所带来的轻轻脆声回响,心里揣摩着自己刚才对这一早已超越了佛教意义、而存在于建筑道理的保国寺的所思与所得,我感觉我今天不虚此行:因为我对于其存在有了属于自己的认识与发现。对于大殿的神奇,我想人们之所以一直没有给出其合理的解释,我想一方面是人们观察大殿不全面所致,忽略了大殿后壁隐藏在山墙里顶山的支撑木石柱子;另一方面是习惯的思维所限,没有想到一部分的歪与斜在特定的支撑下反而可以成就一个全新的、也是更大概念上的、更加牢固的 “正”建筑结构联盟组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走出了大殿,先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进行思索,自然也就发现了问题,找到了答案:“只因后山靠得住,歪理里面出奇迹”。
(张春耘于2002年9月18日宁波)
上一页 [1] [2]
原创文章千年神奇保国寺的思索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zhejianglvyou/8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