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商旅和军队出南疆跨越东部天山进入北疆,虽有多条可以通行的山路,但最方便的还是车师古道。据《西州图经》记载:“古道出交河县界,至西北,向柳谷,通庭州四百五十里,足水草,唯通人马。”这条南北向山道比绕道乌鲁木齐缩短里程将近一半,可少走170多公里路程,沿途驿站甚多,交通相当繁忙。该道到清代仍有商贾往来。由于山上南北气候差异悬殊,小麦开镰南早北迟,故贫苦牧民往来打短工者曾络绎于途。直到今日,吐鲁番和吉木萨尔两地的小商贩,也偶而骑着毛驴经此古道贩卖时鲜果品者,吐鲁番地区牲畜转场到言木萨尔还是经由该道。
此古道南北双方向均可穿越。从天山南坡吐鲁番到北坡言木萨尔县交通较为方便。可以从乌鲁木齐乘车抵达吐鲁番五星牧场的石窑子,然后徒步进山、翻越海拔3400米的琼达扳,进入古木萨尔县境内的天山北坡高山牧场,穿过六道桥抵达泉子街乡,乘班车到达言木萨尔县,再换乘班车返回乌鲁木齐。
反过来,从乌鲁木齐乘班车到吉木萨尔县、租车直接到泉子衔的进山口,然后徒步进山,翻越琼达板到石窑子牧场,乘预先接应的车[石窑子是一个牧场接待站,不通班车)返回乌鲁木齐。“车师古道”的山地路程约5O多公里,平均海拔均在2500米左右。
车师古道探奇之旅,沿途有“车师古道十景”可供重点观赏。由雨向北依次出现的十景是:
1、“石窑孔道”(指琼达扳南侧宽仅1米的一线天通道);
2、“达坂古堡”(指屹立在海拔3200米琼达坂上的古代军事遗址);
3、“突厥石人”(指挺立在五进桥附近西山坡上的草原石入);
4、“三丈悬瀑”(指大龙沟峡保上游落差10多米的飞瀑);
5、“石门天险”(指位于五道桥和六道桥之间的一段40多米长的天险石巷);
6、“三桥秀色”(指三道桥一带秀美的森林草原景色);
7、“高山神泉”(指二道桥与头道桥之间一眼长年流淌,有奇异疗效的温泉);
8、“树石联姻”(指参天杨树躯干中包容着一块巨石,形成树抱石奇观);
9、“头桥绝壁”(指头道桥附近的悬崖峭壁);
10、“龙沟古城”(指大龙沟口东汉戊己校尉耿恭当年坚守过的疏勒城遗址)。
本文关键词: 徒步线路 四姑娘山 泸沽湖
相关目的地: 国内 四川省
追随前辈足迹——探险尼雅(新疆)
这里静静地等待了一个多世纪,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去描绘她,这里是生命的禁区吗?你会觉得她是有生命的,是美的。是的,真美。没有什么能约束人类追求美的步伐,因此注定尼雅是一个孤独而痛苦的徒步历程。可是当你驻足在此的那一刻,你会发现现实世界原来是那么遥远。当洗去了现世的浮华,那一刻,每个人都很真,就像孩子,睁着一双天真的眼睛享受那丁点儿的快乐和喜悦,这就够了。或许只有尼雅这个没有生命的地方,才能让人真正的去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
简介: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县卡巴阿斯卡村(大麻扎)以北的沙漠中,是一个以东经82度43分14秒、北纬37度58分35秒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东西方向宽7公里、南北方向长25公里,散布在尼雅河古河床沿线。近年的考古工作又将遗址区向北推移了几十公里。
在1700年前的公元三世纪,发源于昆仑山脉吕士塔格冰川的尼雅河经此向北延伸,那时这里还是一片繁荣的绿洲。1700年以来,出于气候和地质的变迁,河床退缩,这里已经退化成为典型的流动沙丘地貌。百年之前,谈到在茫茫的死亡之海中曾存在着这样一片古文明,实属不可思议之事。但百年来的考古成果已经证明、这个“东方庞贝城”的存在是铁的事实、留给人们的将仅仅是对于这个事实的来影去踪的考证。一般认为,沙漠周边居民群落的消亡总是伴随着河流的退缩、改道或其他自然条件的恶化。但对尼雅遗址的考古学、气象学、水文地质学的综合研究表明,尼雅文明的消亡极可能不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异,而是由于军事、社会或其他突变因素引发的结果。这个神奇的遗址为人类留下了千古之迷。(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位于天山山脉与昆仑山脉之间的塔里木盆地、东西绵延1500公里,南北延伸600公里,面积557万平方公里。)
本文关键词: 徒步线路 四姑娘山 泸沽湖
相关目的地: 国内 四川省
东方的瑞士:贾登峪——禾木——喀纳斯湖(新疆)
去过喀纳斯的人,无论怎样极尽赞美地描述好都不过分。葱郁连绵的群山间,笼罩着薄雾的喀纳斯湖字根表神秘,秀美绝伦。春季,花草繁密,满山遍野;秋天,层林尽染,村落静谧安详,一切如同梦幻中的仙境。而当你真正用自己的双脚走进喀纳斯时,这种感受将更加强烈……
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