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四川旅游 >> 正文

赏秋惊艳正当时 “红叶之乡”层林尽染(组图)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9
  仓山是我国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天然博物馆,是一个基本上未被深入考察和开发的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处女地。米仓山的岩溶地貌丝毫不让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和四川南部岩溶地貌之须眉。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在米仓山近5000平方公里(包括四川巴中市通江县部分地区)的区域内,龙洞、暗河、天坑、天生桥星罗棋布,比比皆是。旺苍县龙潭子有一个“烟洞子”,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溶洞,洞口狭小,但洞内宽敞且有泉水流淌,久旱不枯,久雨不溢,而每逢大雨将至,洞内便有白色水蒸汽飘逸而出,老百姓凭此以观天象,指导农事息作,并取名“烟洞子”。潜龙山中还有一处长约6公里的潜龙洞,洞口仅容一人弯腰匍匐通过,艰难地穿行之后是一个巨大的洞厅,钟乳、石笋上垂下伸,地下则是钟乳石笋围绕着的五彩泉池,池中盛开着永不凋谢的水晶般的石花……

随着洞的延伸,一个大厅又一个大厅先后呈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每个大厅都是一个冰雕玉砌的石笋园林,每处岩溶景观都是一座神奇的天然喀斯特艺术博览馆。据不完全统计,米仓山有名称的喀斯特溶洞就有几百个,无名称的洞更不知有多少了。

米仓山的岩溶景观以地下溶洞为主,地下溶洞绝大多数都还处于未开发的原生状态,还有众多的“天坑”存在。旺苍县常家坪的天坑生长发育在常家坪圆锥形峰丛南麓的倾斜台地上,台地海拔900米左右,从来都没人进入过。

[上一页][1][2][3][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 中国红叶之乡 米仓山

相关目的地: 国内 四川省


东河,无处不通幽的峡谷群

东河是贯穿米仓山脉的嘉陵江的重要支流,如果将米仓山比作漂浮在四川盆地东北边缘的一片树叶,那么东河就是这片树叶中细密巧致的叶脉。

从旺苍县城算起,东河全长约125公里。在旺苍的双汇镇附近,东河由两条主要支流交汇而成。西支源头经盐井、万家乡过米仓山山脊一直延伸到陕西省的宁强县,东支源头经英萃、檬子乡进入四川南江县直抵大坝林区的米仓山南麓山脊附近。东河在米仓山中的大小支流数十条,无论干流还是支流总是峡谷连着宽滩,宽滩套着峡谷。由于喀斯特地貌发育,不少地段甚至水流潜入地下形成一段一段的暗河,有的地方河从洞出,水从洞入,形成奇特的断续河段。

东河流域的峡谷很多,三里一峡,五里一峡,甚至峡中有峡——旺苍的七里峡、大里峡、母猪峡、黄金峡,南江的大将军峡、魏家坝峡、大小兰沟峡等就是这样。

旺苍县的七里峡位于鼓城乡鼓城村七里峡河的中上游,峡长3.5公里,折合市里是7里,故名七里峡。峡内飞瀑叠水踵接相连,满沟满山生长着水青冈、红豆杉等珍稀植物。七里峡中还有左七里峡和右七里峡,目前还未开发,据说那里面另有一番风光。南江的大小兰沟峡谷两岸的崖壁几乎都是石灰岩,可是峡中的巨石漂砾却大多是花岗岩性,令人迷惑不解。

鼓城山,最奇妙的“天鼓”


天鼓

米仓山脉最奇妙、最壮观的山峰形态莫过于“鼓城”山了。鼓城山位于旺苍县东北鼓城乡七里峡的源头。这是两座呈圆柱形状的山体,它们东西相距约1000米,似从万倾林海中破土而出的一对硕大的天鼓。天鼓四周崖壁陡峭,山顶大致平整,“鼓”的下部向四周缓缓延展,一条条古雪蚀—融冻冲和雪蚀冲沟之间的垄脊都长满了原始森林,深秋时节,红叶满山,正像条条绚丽的“彩带”,两面天鼓在“彩带”的猎猎烘托中仿佛冲天欲飞。

鲜为人知的恐龙故乡

人们都知道河南有恐龙蛋,四川自贡有恐龙博物馆,却鲜有人知米仓山也是恐龙的又一故乡,而且是多种恐龙的故乡。旺苍县的嘉川镇、东河镇、五权镇都曾经是恐龙的生栖之地。

最早在米仓山发现恐龙是在1978年,当时四川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周世武教授来旺苍进行化石普查,因为旺苍南江一带产煤,煤系地层一般都是发现中生代化石的理想之地。正是一位煤矿退休工人将一块零散的化石交到了周教授手中,于是便由此翻开了中国恐龙化石埋藏分布地新的一页。

1982年9月重庆自然博物馆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英国皇家科学院自然博物馆联合考察后在旺苍县嘉川镇槐树村发掘出20多具恐龙化石(现藏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986年重庆自然博物馆和旺苍县文化馆联合在东河镇天府村又发掘出一具十分完整的13米长的旺苍恐龙化石(现存于重庆自然博物馆)。

除了丰富的恐龙化石,米仓山南坡旺苍县境内古生代志留、泥盆纪灰质板岩和页岩地层中还埋藏着大量的菊石和鹦鹉螺一类的海相化石。这些个体虽小、但数量惊人的海洋底栖动物化石。


[上一页][1][2][3]

本文关键词: 中国红叶之乡 米仓山

相关目的地: 国内 四川省


上一页  [1] [2] 


原创文章赏秋惊艳正当时 “红叶之乡”层林尽染(组图)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sichuanlvyou/53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