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构建旅游“价值高地”。节前,省旅游局向全省各市州旅游局、旅游企事业单位下发文件要求做好5月推行“价格洼地”政策的相关准备工作。节前,省局多名局领导带队赴主要景区开展旅游安全检查,督促各地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应对“价格洼地”政策推出可能形成的旅游高峰。端午小长假期间,各市州县政府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果断应对,管理到位,安全有序。
(三)强化公共服务,丰富完善假日旅游信息渠道。
一是增加交通供给。全省各级假日旅游机构成员单位协作配合,积极改善“端午”小长假客运、铁路、民航等交通条件,为市民出游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省民航部门协调航空公司在“端午”期间增加了部分航线的运力,增加了成都至三亚、丽江、广州等地的旅游航线运力,推出成都至海口“买机票送酒店”活动。端午节期间,铁路部门特别增开了成都至江油、攀枝花、万州、隆昌等地的5趟列车,并通过加挂车厢的方式扩大运能。成都市交委交管处组织抽调了300余台旅游车、社会运力、公交车作为客流高峰加班运力,保证了重点线路、尤其是重点景区线路的出行需求。
二是认真开展旅游预测预报工作。“端午”小长假期间,省旅游局进一步强调,纳入全省21个传统旅游景区与26个红色旅游景区严格按照国家旅游局的统计制度,及时、准确、逐级报送统计信息,并通过媒体及时发布信息预报,其他市州和景区也积极开展旅游信息预报工作,合理分流客源,调节供需矛盾,积极引导消费,满足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旅游消费需求。
三是创新方式,拓展信息服务渠道。端午节前,各地运用现场咨询活动、发放宣传手册、组织媒体专访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了直接面向游客的消费提示和出行信息服务。省旅游局加强了对外宣传报道的工作力度,及时收集编发全省假日旅游准备工作情况和旅游市场供需信息,共发布15篇简报信息,通过四川旅游信息网向社会公告;省旅游局与四川日报、成都商报等媒体合作,刊登端午游专栏,就“端午”小长假自驾游、自助游、拓展旅游产品、安全注意事项等方面提出建议,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