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在凤凰的行程,我并不想像往常那样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写,而是用景点来划分段落,因为每个人的时间安排不同,随意组合好了,有精力就多玩,实在觉得累就在客栈睡上个一天半天的也没关系。沉浸其中去感受,爱怎样就怎样,这才是自助游的乐趣,不必吃力地跟着一面小旗子大家带着同样的帽子走马观花,上车睡觉,停车撒尿,下车看庙:P
晚上可以让阿姨带去看篝火,这跟我们一般概念中的那种大家围着一堆柴跳舞稍有不同,是由苗族和土家族的演员用歌舞形式表现各自有特色的风俗习惯的一场演出(凤凰一带以这两个少数民族为主)。门票可能按座位好坏分档次的,不过场内看区别不大,而且只要人少就随便坐咯,我们的票标价是120的,托阿姨买是60。便宜吧,请当地人做导游的优势体现出来了,后面几天其它地方也是一样。阿姨还很坦诚地告诉我们,她这样带我们去一些景点什么的,到年底是可以按带去的人数分红的,每个人5元。然而我从游客的角度来说,如果一样是要去的,有实实在在的便宜干嘛不要呢?与其让景点大捞一票还不如让阿姨小挣一点,更何况能出门旅行能遇上一个这么坦诚这么好的导游多么求之不得的一件事啊,而且还不要你钱。表演的那个地方是从一条很隐蔽的小径过去的,没有人带打死我也找不到。
看完表演出来往回走,这时候应该是21:30~22:00左右,回城的那条街相当热闹,原来是烧烤小吃一条街。不仅是游客,就连当地人也很爱光顾这里,只在晚上热闹起来。吃的东西分这么三种:面食点心、牛羊肉和其它。点心又以粉、饺子和汤圆三个为主。三个为主。粉可是凤凰的一大特色,我估计占据了当地人70%左右的早饭。东西就跟桂林米粉大致上差不多吧。饺子味道不错,我尤其喜欢油煎的那种,馅虽然少了点,不过又香又脆,一块钱四个。汤圆比我们平时吃的要小,里面没有肉的,好像是些豆沙、黑芝麻这样的馅料吧,不过看上去小小的,蛮Q的。牛羊肉(也有老板说其实全是牛肉,凤凰根本没有羊肉。管它呢,反正对我来说没什么区别,都差不多吃,而且我也吃不出来。)5元一把,一把据说有35根(我估计应该不到这个数)。已经不能用“串”来作量词了,因为上面就一点肉。同行两个平时食量一般的女生把这个当晚饭就要了8把,其中我最多吃了1把了,吃完她们还没觉得饱,可想肉有多少了吧……吃的人一般都坐着围一块铁板,下面有炭,老板把你点的东西烤好了拿来给你,放在铁板上可以不致于凉了,但是要多翻动,否则等你吃了一两百根再看最下面的都黑了。再说其它类,那可就丰富了。什么都有,蔬菜啊豆制品啊,还有海鲜什么的。至于口味,如果不确定,请先买一点让老板“少放辣”试试,否则别说我没提醒你,反正我吃是让他“不要辣”的。在湖南吃什么都可以依此类推,别忘了他们是“怕不辣”。我算是不太能吃辣的,刚去的时候硬硬头皮吃,也没觉得怎么样,都可以吃,还以为自己吃辣本事长进了。到了第四填样子,人不行了,发烧无力,见什么都不想吃,第五天拉肚子一天……:(我感觉这主要就是吃的东西太辛辣太浓重,肠胃受不了强烈的刺激,以至我后来几天见什么都不想吃,也一定程度地影响到了游玩。一直到第七天要走才差不多好了。不过也不排除其它一些因素,比如太过劳累、出汗后着凉等等。(所以大家不论干什么,都要记得身体是一切的本钱,要爱惜,要保持锻炼。)
刚才说到了吃,那我就索性多说点吧。辣不用赘述了,不过还好不“麻”,喜欢吃辣的朋友应该开心了。凤凰还喜欢把酸的和辣的放一起,餐桌上的酱料一般有辣子、醋、酸辣子(火红的)、酸豆角。整体口味来说比较浓重,可能是因为当地较为潮湿的缘故把,对于习惯清淡口味的朋友恐怕要有点吃不消的,而且油也挺多。早饭以吃粉为主,不过也能买到馒头包子之类的。对了,还有烧饼呢,土家族聚居的地方倒没有叫“土家烧饼”的,看到几家都叫“武大郎烧饼”。(阿姨听我说了上海土家烧饼卖疯了觉得大惑不解,那东西怎么就能火起来呢?其实我也搞不懂,都是人的从众心理把。)正餐的话,米饭我个人不太喜欢,可能是用砂锅蒸的关系,比较干和硬,一粒一粒的。血粑鸭是名菜,不过同行中有人不吃鸭子,我也就没尝试,留给大家自己去试咯。土鸡也是几乎每家都有,味道么……似乎没什么大的两样。吃了一次酸菜鱼,很嗲的,在凤凰城内吃竹筒饭的地方,搞不清具体方位,不过好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