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集电视连续剧《何长工》,为旅游景点建设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史料。
3、项目景点现状与建设前期准备工作:
a、长工故居与何氏宗祠已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因故拆除,但其宅基地尚在,大约12亩,已划出,目前闲置。
b、1930年,何长工同志率红军攻占长沙后,反动军阀何键派人残杀在他家乡的妻儿,其墓尚在,
c、2004年,南山乡政府已将长工故居、何氏宗祠纳入禹山风景区旅游开发规划,其地理位置在禹山大尖峰与小尖峰之间,海拔48米,北接禹山杜甫诗碑,南连东湖望洞庭,在我县既定旅游线路上,极具旅游综合开发价值。
d、已编制该红色旅游景区概念性规划文本(待评审)
4、项目建设规划:
a、恢复长工故居,建筑面积约280平方米,为砖、瓦、木混结构。故居内收集或复制当年部分陈设,投资估算25万元。
b、恢复何氏宗祠,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即何长工同志当年在此创办新华学校,传播革命思想的场景。投资估算40万元。
c、新建何长工广场、何长工纪念馆、何长工纪念碑轴线、英雄湖、长征主题探险乐园、何长工与毛泽东主题雕塑群、华容革命将领事迹介绍碑林、百米革命主题书画长廊等景观。投资估算3814.22万元。
d、绿化周边环境、建好附属设施(旅游商店、停车场等)。投资估算40万元。
e、修建何长工家属烈士墓及纪念碑文。投资估算15万元。
f、硬化华注交通干线到长工故居景点的连接道路4公里水泥路面。投资估算80万元。
5、项目资金与效益分析:
a、总投资4014.22 万元(分二期),争取国家红色旅游专项经费 3514.22万元,县乡政府自筹500万元。
b、项目建成后,红色景点和禹山风景区连成一片,大大提升了县城南端旅游景点质量,每年可多创收旅游收入640万元以上。
红色旅游景点之二:县烈士陵园旅游开发项目
1、项目责任单位:华容县旅游局、民政局、文化局、发改局
2、项目革命历史背景:我县烈士陵园和县博物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园内安葬着我县十多位老红军、老将军,陈列着他们的生平事迹。烈士陵园建于建国初期,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县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教育部门经常组织学生到此参观游览,现在又是我县城镇居民休闲、游玩的主要活动场地。博物馆内有许多革命历史文物和个人展室,是我县历史的一个缩影。
3、项目目前现状:由于年久失修、设施老化,游人又多,早已不堪重负。加之园区面积狭小,园内布局不太合理,供游人休息的场所太少。游道、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全(见照片)。
4、项目景点建设规划:
a、维修烈士墓及两旁游道改造,投资估算40万元;
b、维修博物馆,解决屋顶渗漏、展室霉变、接待室装修等问题,投资估算40万元;
c、铺设自来水主管到园区,解决博物馆无自来水的问题,投资估算20万元;
d、在博物馆和将军墓之间新建800米休闲长廊,做好革命烈士诗墙,宣传先烈事迹,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休息场所。投资估算60万元;
f、修好县汽车站至烈士陵园南大门宽8米、长4公里水泥路面及两旁绿化。投资估算120万元。
g、新征扩景区面积700亩,做好详规,分步实施,建成集瞻仰烈士、了解历史、娱乐休闲、游玩健身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旅游度假区。
5、项目建设资金、效益分析、
a、总投资280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红色旅游建设经费200万元用于景点建设,县政府自筹80万元用于路基等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