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故居庭院
由于这里景区地域较大,游人需要乘坐景区专用环保观光车进入。由于时间有限,记者一行首先来到刘少奇故居进行瞻仰。好似异曲同工般的天造地设的景象。刘少奇故居前也有一片像毛泽东故居上屋场的南岸塘那样的宽阔水面,只不过这片水域远大过南岸塘,切景色十分秀丽。
刘少奇故居前的水塘
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的伟人刘少奇的故居就坐落在水之畔。1980年3月按原貌修整后对外开放。故居大门额上悬挂着邓小平题写的“刘少奇同志故居”横匾。刘少奇故居与上屋场毛泽东的故居相比,虽然都是很普通的农舍,但相对来说,房间多一点,占地面积大一些。
刘少奇故居前合影留念
这座老屋为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农舍。前迎池塘,后依山峦,坐东朝西,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正堂屋左边为邻居,右边为刘少奇故居,有堂屋、正房、书房、饭堂、厨房、烤火房、碓屋、猪牛栏屋及杂屋等20余间。左有参天古树,右为村民农舍。整座故居结构自然,洁净朴素。
刘少奇故居堂屋
也许由于整个故居在“文革”中遭到严重破坏而被重新修复的,所以这里的周边环境没有上屋场那样富有浓郁的原生态般的田园风光,而是一些后经修复的现代感风光景色。只有走进故居里,看着老屋中的陈设,听着解说员的讲解,才能深切感受和体味到刘少奇的伟人风范。
刘少奇故居当年的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