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门城楼——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位于沱江南岸,城墙上有楼两层,古砖瓦建筑,有八孔炮台。下有城门、城门为木质门板、镶铁板,上铁钉、上书“壁辉门”。再上方有各种人物和怪兽浮雕,工艺精美,栩栩如生。城高10米,厚4.5米连接东城楼。气势壮观。城门外是一原始过渡古桥。这就是山乡人所说的跳岩。北门跳岩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 。
古城墙——厚厚的古城墙连结着东、西二城门。古城墙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现存北门城墙后又经修复。依江而建,连结东、北二部城门,形成一道雄伟的屏障。这一道厚重的城墙,犹如一页页史书记载着以往的刀光剑影。
卧虹桥——出东门来到沙湾景区,一座卧虹桥横贯水面,建于清康熙九年,因建桥所用岩石均为朱红色砂石,桥建成后、宛如彩虹卧江,故为卧虹桥,简称虹桥。
遐昌阁——虹桥对面是著名的遐昌阁,六方木质阁楼式活构,高20米,三层重檐,共由12根朱红大柱,支顶外6根内6根,每根柱大一米余,皆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精美挺秀。遐昌阁的旁边是新八景的万名塔。塔为六方、七级,每层六个翘角悬挂铜铃,精美秀丽。耸立在沱江河岸,宛如亭亭少女。绿水名塔,相映成趣。
江心禅寺——位于回龙阁南侧,嘉庆二年修建。半圆形石大门门上绘有花卉草虫等彩画。寺前为紫红色石板小街,背靠秀丽天马山。山上古木参天,郁郁葱葱。远山重叠不穷,景色迷人。
沈丛文墓——从江心禅寺向下行约1.5公里,来到观景山。一代文豪沈老就长眠于此,背靠青山,面临绿水。一块天然五彩石作为沈老的墓碑。上书“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反映了沈老的写作态度和对人性及生命的哲学思考。此地有四季不败之花,春夏常绿之树。游人、吊客往来不绝。
南方长城——湘西边墙或苗疆边墙,是明、清政府为镇压苗族而兴建的一个防御边墙。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中间经过多次毁坏重修和扩建,边墙完整的体系最后形成于清嘉庆二年。边墙起点为凤凰县黄合乡的亭子关,呈南北走向,顶宽3尺,底宽5尺,高8尺,至今吉首的喜鹊营止。因明清时凤凰城是整个湘西的军事、经济、文化、政治中心,故边墙决大部分位于凤凰县境内。 边墙由城堡、屯堡、哨卡、碉堡、营讯组成,由土、石、或土石混合修建而成。根据地形一字、品字、或梅花形排列。在南、北走向的基础上,又向西南、西北方向发展,对苗族形成了一个大的包围圈。当时规定“苗不出境,汉不入峒”,禁止苗汉贸易和文化交往,以此孤立和征服苗族。
黄丝桥古城(已经封闭)——位于凤凰城西约二十八公里,雄踞湘黔之要冲。建于唐垂拱二年。明、清时成为南方长城上最重要的军营,清康熙39年建为石头城。城高一丈五尺有五,城厚九尺,周长五百公尺,开三个城门,每门上皆有城楼。古城雄伟壮观,气势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