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回 魂牵梦绕
2009年6月21日下午,三辆客车陆续驶离奉家桃花源,望着村民暂暂远去的身影,望着渐渐远去的桃林中的板屋,游客们心里突然涌动着离开故土的酸楚。
难道这美丽纯净的桃花源不是人们恋恋不舍的梦里故乡,精神家园吗?不就是和谐社会的原型吗?
那山,层峦叠翠,雾霭迷蒙,把这山谷里的村庄轻轻围拥,像母亲一样呵护这不沾世俗之气的清新婴儿。
那水,回旋盘曲,清澈见底,两条溪沟蜿蜒在屋角、杂树之下,汇聚于村西的渠溪,卵石斑斓,鱼翔浅底。溪边偶见水牛或卧或立,几个赤脚的儿童相互戏水。沿溪而行,想陶令公溯溪而上,不觉神思飘远。
那歌,没有弦管的烘托,没有着意的装饰,清亮婉转,嘹亮悠长,带着男欢女爱,从胸臆喷发出来,是“思无邪”,才有这火辣的情怀!那舞,带着傩面,娱神戏鬼,亦庄亦谐,集神、人、魔于一身,演绎隔世今生,诠释世俗真谛。
那村落,门庭干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人,热情好客,讲究卫生,流行公筷;对长辈极尊敬,对妇孺极扶持,和谐在这里不需要注脚。
夜色深沉,夏雨酣畅。车程虽然很长,人们却忘了疲惫,谈兴甚浓,叹息行程太短,如果可以,小住几天不是人生的乐事么?甚至,何妨做一辈子桃源人,怡然快乐,无论魏晋呢!
城市的夜色扑面而来,躁动的情绪在车内涌动。突然,一位游客的手机铃响了,里面传来下团农家老伯的口音。“你到了吗?感冒好了吗?”“谢谢老伯,好啦!”游客激动的声音变了形。
多么纯朴善良的奉家人,多么美丽怡人的奉家景…… 想起这一回,怎不令人魂牵梦绕。
来源:娄底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