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茶陵---将军之乡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6
  的秩堂乡。以原小田乡和秩堂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秩堂乡的行政区域,新的秩堂乡辖18个建制村,总面积152平方千米,总人口2.65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彭家祠(原秩堂乡人民政府驻地)。(2)江口乡与桃坑乡合并设立新的桃坑乡。以原江口乡和桃坑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桃坑乡的行政区域,新的桃坑乡辖25个建制村,总面积277平方千米,总人口1.75万人,乡人民政府驻坑口圩(原桃坑乡人民政府驻地)。(3)将茶陵县红色农场区域划入火田镇的行政区域。火田镇辖1个居委会、14个建制村,总面积141平方千米,总人口2.32万人,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

     风土人情
  湖南省茶陵县桃坑乡、江口乡是客家人聚居地,山青水秀,民风淳朴、风俗独特。


  元宵节里赛山歌——求快乐平安;元月十九敬观音——求子孙发达;六月初六拜水神——求风调雨顺;九月初九点篝火——求健康长寿。本地人出生不同的阶段就有不同的习俗,一出生很多人就要“刻像”,举行隆重仪式在三天内把小孩(特别是男孩)寄托给某棵大树或某块岩石,取意出生之人象大树一样长青,象岩石一样久远。成年结婚这里是典型的哭嫁,新娘如何催促都不得出嫁。就是人死了,除了四十岁以下被称“血王鬼”的外,其他都要用窑绳牵着进行“藏龙葬”,即在山上切个剖面打个洞再把棺材塞进去封好。


  这里有丰富的饮食文化,可以讲不同时节有不同的食品可供品尝,比如一季度有紫熏鱼肉,鸡肉菜制作的酿豆腐;二季度有苦菜花、野茆菜,特别还有开味浸盦,就是用坛子等器具盛醋浸着辣椒、大蒜、豆角等,十分有味;三季度有洋米饭、篇担军等山上野果;四季度有果子、麻花(也称眼镜)(都是用油棺的糯米食品制作)供来客品尝。


  元宵节县城家家挂“春灯”,吃元宵,农村户户燃烛,吃“鸡婆饺”。鸡婆饺系用米粉捏塑,点染红绿二色而成,多系鸡、鸭、鹅、猪、牛、羊、狗、鱼、瓜果、狮子滚球等造型,并有与洪荒神话有关的“鱼顶天”。


  端午节,除龙舟竞渡、插菖蒲艾叶、吃雄黄酒外,还有吃“十子”、洒蒜水、端阳水洗浴等俗。“十子”即粽子、包子、豆子、蒜子、鸡子(鸡蛋)、李子、桃子、梅子、枣子、瓜子等;


  民俗文化


  县内流传的有茶陵民歌和客家山歌两大类。茶陵民歌和小调之分。茶陵山歌多系平腔,抒情性较强。小调风格委婉,多被采茶戏吸收;客家山歌音域宽,节奏变化多,朴实粗犷。按内容分有劳动歌、情歌、上梁歌、哭嫁歌、丧歌、赌标歌等类。


  节日习俗


  元宵节县城家家挂“春灯”,吃元宵,农村户户燃烛,吃“鸡婆饺”。鸡婆饺系用米粉捏塑,点染红绿二色而成,多系鸡、鸭、鹅、猪、牛、羊、狗、鱼、瓜果、狮子滚球等造型,并有与洪荒神话有关的“鱼顶天”。端午节,除龙舟竞渡、插菖蒲艾叶、吃雄黄酒外,还有吃“十子”、洒蒜水、端阳水洗浴等俗。“十子”即粽子、包子、豆子、蒜子、鸡子(鸡蛋)、李子、桃子、梅子、枣子、瓜子等。


  年节风俗传说——踩田的来历


  古时候,禾苗插在田里,农民不晓得要踩田。到安葬神农炎帝时,神农的灵柩抬经茶陵,抬棺的、送葬的,手拄哭丧棍,唱着丧歌在田垅里走过,把禾苗踩倒了。谁知秋后,凡是被踩过的田,稻谷反而收得特别多。从此,茶陵农民每年插秧十天左右,便手拄木棍,口唱踩田歌谣,模仿孝子拄哭丧棍唱丧歌的样子,到田里踩田,踩松禾兜踩死杂草。于是,踩田的风俗由茶陵传到其他各地,沿用到现在。


  县内流传的有茶陵民歌和客家山歌两大类。茶陵民歌和小调之分。茶陵山歌多系平腔,抒情性较强。小调风格委婉,多被采茶戏吸收;客家山歌音域宽,节奏变化多,朴实粗犷。按内容分有劳动歌、情歌、上梁歌、哭嫁歌、丧歌、赌标歌等类。

      经济文化
  茶陵资源丰富。有耕地42.65万亩,水域18.6万亩,林地231万亩,草场90万亩。主要矿产资源有铁、钨、锡、铅、锌、铌坦、金、煤、石灰石、萤石、花岗岩等20余种。其中铁矿储量达12249万吨,钨矿储量达300多万吨,煤炭储量达2640多万吨。花岗岩蕴藏量大,花色稀贵,品种繁多。水电能蕴藏量达14.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9.6万千瓦。生姜、大蒜、白芷被誉为“茶陵三宝”,农产品主要有稻谷、棉花、柑桔、脐橙、菜油、烤烟、茶叶和生猪、菜牛、黑山羊。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茶叶生产基地和瘦肉型生猪生产基地。“神龙”牌脐橙近两年连续获省优质水果评比金质奖。林业资源有松树、杉树、楠竹、油茶等,全县森林蓄积量223万立方米。


  茶陵工商业较为发达。拥有各类综合专业市场20个,商业公司60余家,县内商贾云集,物畅其流,是湘赣边境地区的商业中心,周边县市物资多在此聚散。全县有采掘、冶炼、铸造、电力、机械、化工、建材、轻工等20多个工业门类数百余种产品,其中采掘、建材、冶炼、铸造已成为四大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茶陵人民发扬优良传统,围绕“科教兴县”的战略目标,锐意改革,扩大开放,求真务实,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喜人成绩。1998年财政收入过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2139元。国内生产总值达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4.6亿元,第二产业8.6亿元,第三产业4.7亿元。农业总产值13亿元,工业总产值31亿元。


  1981年在茶陵县尧水乡艾里村湖里发现的、1983年经南方13省水稻专家鉴定的“茶陵野生稻”,和1986、1996年在茶陵县独岭坳(即茶陵县枣市镇虎形村境内)发掘的大溪文化遗址,证实了茶陵是中国乃至世界稻作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尤其从约600平方米遗址中遗存的稻粒考古发现,早在约7000年以前,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原创文章茶陵---将军之乡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905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