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长沙文人王启原题《铁牛埠》诗曰:“灵迹江心著,吾生见大难。藏渊成久驻,匿景得奇观。蔓草临埼长,晴云带雨寒。湘流非恶浪,犹作蜀江看。”易俗河还流传一首民谣《铁牛赞》:“日见此宝落江州,天赐栏杆夜不收,不吃人间常青草,绿水滔滔背上流”。(长江)
砚井
砚井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镇飞羊铺。因宋太史路常在此井洗砚,所以得名。也叫义井,也称守井。
砚井,平面呈四方形。井口、井壁都用花岗岩石砌底,四周有石栏及排水沟。长370厘米,宽460厘米,高100厘米。井口边长103厘米,井深5米。井底有香炉。每次掏井,须挑去泥沙,现出香炉,才可保证水源不绝。井栏南墙原有石碑,碑文首句为“宋太史路常洗砚池处也”。现在这块碑已不在,但还有另一块碑,高45厘米,宽120厘米。上三行正楷镌刻“咸淳庚午辜仁甫重修”(咸淳庚午为1270年)。字高5厘米,宽7厘米许。井水清如镜,冬暖夏凉。下雨不溢,逢旱不枯。现在井水已被污染,不能饮用。1986年9月由湘潭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沔渡)
来源: 韶山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