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讯-旅游在线:专业旅游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 旅游资讯网 >> 国内旅游 >> 湖南旅游 >> 正文

走近岳阳

作者:heppo    国内旅游来源:旅游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9-18
    村庄到处都有雕刻艺术。随处可见各种人物图案和花鸟虫鱼,人物风情,从这里可以窥见当时的社会背井和文化影子。印象最深的是一幅“八骏图”雕刻,每一匹马都是十分悠闲轻松,极具自然气息和生命活力,象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和平生活。令人遗憾的是许多雕刻特别是人物雕刻的头部在文革中遭到破坏,留下了一种“残缺美”。

    一个古民居建筑,600多年沧桑风雨,保存如此完好,离不开科学的防火设施和超前的消防意识。在古村中漫步,到处都有防火缸,有的在天井两边对称地建有“烟火塘”。古屋两边飞檐翘角的马头墙,不仅增添了古韵,而且起到很好的防火作用。

    抗战时期,日本飞机在空中看到群山环抱中的张谷英村后,投下了炸弹,令人神秘和庆幸的是,炸弹正好从张谷英村“议事厅”天窗坠入天井后爆炸,在砖墙上留下“弹洞”,没有伤及房屋主体。

    张谷英这位先人基本上实现了陶渊明的理想,按照自己的思路,构筑了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人与文化的传承。四周群山环抱,一村独居盆地,小溪穿村而过,子孙聚族而居,孝友耕读传家……

    屈子祠

   汽车犹如一叶轻舟,穿行在汩罗江畔绿色的田野上,稻田、茶园、修竹、农舍……不断从车窗闪过。

    穿过一个古树浓密的斜坡,在出奇幽静的玉笥山上,我们出现在屈子祠前的石板广场上。祠中一幅对联的头一字就是“骚”。屈原开创了骚体,几千年来,一个“骚”字流淌在中国文学的长河中;一个“骚”字,让无数才子佳人的灵魂和肉体交媾,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使短暂的生命得到了升华和永恒;一个“骚”字又让无数凡夫俗子演驿出许多荒诞可笑可鄙可卑的丑剧。“骚”是一种雅,也是一种俗,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才得演驿出美妙动人的故事。一个“骚”字变成了中国文人的一种精神理念。

    四株300多年的老桂树枝繁叶茂地生长在屈子祠里,金秋时节,满庭芬芳。仿佛是屈原的“骚”在中华文化里绽放出来的芳香。

    屈原的抱负和才华,司马迁给了高度评价与概括。我们要感谢顷襄王听信谗言,感谢诽谤巫陷屈原的那帮“小人”,没有他们,屈原不会满怀忧虑漂泊湘、沅一带,不会投汩罗江。没有他们,在中国文学长河中就没有《离骚》和《天问》的开山大作,中国老百姓就没有“龙舟竞渡”这种火爆场面,也吃不上“粽子”这种富有文化内涵的食品。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悌下。”人生是一个过程,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有才华遭人打击,有时滔光养晦是多么的必要。

    屈子祠碑林,绿树环抱,花香鸟鸣。一只小巧的鸟儿拖着又白又长的尾巴在古树枝丫间欢快地跳跃,杜鹃鸟不知疲倦地鸣叫。在这样安静幽美的氛围中,我们品味欣赏着碑廓中的一幅幅纪念歌颂屈原的书法作品。胡长青的字的确好,在毛致用的提议下,被敲了下来,倒放在一个败落的杂物间。胡长青是贪官,能有如此好字,至少说明他还是有才华和功底的。幸好,没有一人因胡贪而否定他的书法。汪精卫的诗也很有水平,但当人们说是汪写的时,有的人立马说整个诗里隐含着一种奴才和媚骨。

    历史上诸如此类的典故不少,李煜的词、宋徽宗的画,秦桧、严世蕃的字等等,都让后人钦佩不已……

   在蓦然回首的刹那,一幅苍劲有力的书法正好镌刻在屈原那忧国忧民的塑像下,于是,我们齐声高呼“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岳阳楼三感
 
    一感:郭沫若题字

     农历5月,骄阳似火。我们来到了岳阳楼。岳阳楼三个字,原为国民党湖南省主席何键所题,共产党夺取天下后,把何题写的“岳阳楼”取了下来,请毛泽东题写,毛泽东又推荐郭沫若题写。郭非常重视此事,心怕题不好,对不住岳阳楼的名气,于是反复酝酿,写了好几幅,从中选取自己较为满意的几幅字供人选择。当他完成题字后,如释重负,心情为之轻松,随意挥毫寄信给岳阳楼管理委员会。后来,人们发现他写在信封上的“岳阳楼”三个字比信封里的正式题字
都要洒脱,于是就选中了信封上的字体。

    从郭沫若题写“岳阳楼”这一轶闻,我们受到许多启发和感悟。凡事都不可过于看重,做人做事要洒脱一点,轻松、豪放一点,要有一种“举重若轻”的心态,如果过于患得患失,在人生的许多事情上都不会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在高考和体育竞技中,多少人因过于看重,结果影响了水平的正常发挥。

    二感:范仲淹作记

     岳阳建于岳阳城西门古城墙之上,滨临烟波浩淼的八百里洞庭。整个楼从远处看,在绿树的掩映下,楼顶貌似古代士兵的头盔,整个楼只有三层,并不是很雄伟,但她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名气甚至还在南昌的滕王阁和武汉的黄鹤楼之上。原因何在?最主要的是楼因文名,此文乃千古名篇、妇孺皆知的《岳阳楼记》。这一千古美文仅300余字,没有一字是写岳阳楼本身的,而是借景抒情,特别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句,千百年来,让无数迁客骚人、名流政客为之折腰。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从未到过岳阳楼和洞庭湖。谪守巴陵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原创文章走近岳阳如转载,请注明:转载自旅游资讯网 原文地址:http://www.tripzx.com/guoneilvyou/hunanlvyou/11582.htm